2020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如約而至,今年的主題為“關愛自然 刻不容緩”。
▲2019年8月20日,習近平在甘肅張掖市山丹縣了解祁連山生態環境修復保護情況。
習近平總書記始終思考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辯證法則,謀劃著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前進方向。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國家發展總體布局,“進入了快車道”。黨的十九大把“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
今年以來,在北京參加首都植樹活動,在浙江、陜西、山西考察調研,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保護地球生態環境這一理念。
水是濕地的靈魂,自然生態之美是西溪濕地最內在、最重要的美。
▲2020年3月31日,習近平在浙江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察看濕地保護利用情況。
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是全國首個國家濕地公園。3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杭州考察的第一站就來到這里,沿著綠堤、福堤,察看濕地保護利用情況。總書記指出,濕地貴在原生態,原生態是旅游的資本,發展旅游不能犧牲生態環境,不能搞過度商業化開發,不能搞一些影響生態環境的建筑,更不能搞私人會所,讓公園成為人民群眾共享的綠色空間。
習近平對城市濕地的關注和保護,體現了他對城市發展方向的把握,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堅持,對人民利益的重視。
綠色是大自然的底色。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
▲2020年4月21日,習近平在陜西安康市平利縣老縣鎮蔣家坪村女媧鳳凰茶業現代示范園區,同茶農們親切交談。
深山之中,春雨淅瀝,云霧繚繞。4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陜西省安康市老縣鎮蔣家坪村的女媧鳳凰茶業現代示范園區。他拾級而上,步入茶園,沿途察看春茶長勢,同茶農們親切交談,仔細詢問茶葉收成、價格和村民土地流轉、參加分紅、務工收入等情況。
良好生態本身蘊含著無窮的經濟價值,正源源不斷創造綜合效益,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女媧鳳凰茶業現代示范園區,屬于蘇陜扶貧協作項目。目前園區通過“黨支部+龍頭企業+貧困戶”的模式,帶動100多戶貧困戶年人均增收千元以上。
“取之有度,用之有節”,是生態文明的真諦。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倡導環保意識、生態意識,構建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讓生態環保思想成為社會生活中的主流文化。
▲2020年4月3日,習近平在北京市大興區舊宮鎮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
4月3日,在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復工復產不斷推進的時刻,習近平同首都群眾一起參加義務植樹活動。他說:“我們一起參加義務植樹,既是以實際行動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又是倡導尊重自然、愛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生態治理,道阻且長,行則將至。既要有只爭朝夕的精神,更要有持之以恒的堅守。
▲2020年5月12日,習近平在山西汾河太原城區晉陽橋段考察汾河水治理及沿岸生態保護、城市環境建設等情況。
5月12日,正在山西太原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專程來到汾河太原城區晉陽橋段,聽取太原市汾河及“九河”綜合治理、流域生態修復等情況匯報。
眼前的汾河清水復流,再現碧波蕩漾的大河風光。沿岸綠樹蔥郁,宛如一條條綠色長廊。習近平沿河岸邊步行察看汾河水治理及兩岸生態保護、城市環境建設等情況,對太原汾河沿岸生態環境的巨變表示欣慰,并首次提出了“治山、治水、治氣、治城”的“四治”要求。
“四治”既是對“生命共同體”理念的延續,同時也是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思想的具體詮釋。
2019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全球主場活動在浙江省杭州市舉行,習近平主席致賀信。習近平指出,人類只有一個地球,保護生態環境、推動可持續發展是各國的共同責任。建設全球生態文明,需要各國齊心協力,共同促進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
從3月底4月初在浙江考察時調研安吉、西溪濕地,到4月下旬在陜西考察時深入秦嶺,再到5月中旬在汾河太原城區晉陽橋段考察,習近平總書記的考察行程和重要指示,一再宣示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
面向未來,中國也愿同各國一道,共同建設美麗地球家園,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踐行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內容。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馳而不息,久久為功,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必將不斷展現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