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的奮斗者
10月10日,中國船舶集團七〇二所“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的研制和海試團隊自三亞起航奔赴馬里亞納海溝開展海試任務。11月28日,“奮斗者”號完成萬米海試并勝利返航。
期間,該團隊克服臺風、多雨、高溫、高海況等困難,發揚“嚴謹求實、團結協作、拼搏奉獻、勇攀高峰”的中國載人深潛精神,圓滿完成了“奮斗者”號的海試工作,創造了10909米深度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今天來了解“奮斗者”號的“螺絲釘”——陳曉陽。
陳曉陽
安全銷和系固操作崗、作業工具安裝崗
11月28日,“奮斗者”號圓滿完成海試任務順利返回三亞。“奮斗者”號的研制和海試成功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高度評價。作為“奮斗者”號參研團隊及海試團隊的一員,我深感榮幸和自豪!
回望研制和海試經歷的種種,突然有一點不敢相信的幸福感。伴隨著5、4、3、2、1的倒計時,“奮斗者”號成功突破萬米深度,最終到達10909米,有幸能在現場見證又一大國重器的創紀錄時刻,真是妙不可言。感謝領導和同事的幫助,讓我一路成長,感謝你們的信任,讓我參研、參試,感謝團隊中的每一位成員,我們一起創造了新的紀錄。
在“奮斗者”號研制和海試過程中,我始終都以中國載人深潛精神來嚴格要求自己。在航次動員大會上,總領隊丁抗老師曾說過:“此次任務為什么從全中國14億人里選你們60人,是因為你們在這個行業領域、在這個崗位上最專業,哪怕擰顆螺絲也要擰成14億人里最專業的。”
作為團隊里的一線技術工人,“奮斗者”號設備的拆、裝都由我和杜坤來執行。一個小小的元器件工作不穩定可能需要拆除一堆設備進行逐個檢查。拆檢設備必須非常小心,因為潛水器剛出水不久,縫隙間會殘留海水,一定要確保干燥,保護好電纜接頭。如果需要拆裝耐壓罐更是要注意,因為長期接觸海水,壓環間可能會出現海鹽晶體。如果清理不到位,O型圈壓著晶體粒可能會導致漏水,這可是很嚴重的事故,容不得半點馬虎。
“奮斗者”號每次執行完下潛任務后,我們都必須要對所有的緊固件進行力度調整,尤其是浮力塊和觀察窗的緊固件,要根據不同的深度做微量調整,防止其受壓變形后破裂。對待每一次檢查我們都像要求醫生對我們體檢那么認真細致。“我的工作無差錯,我的崗位請放心”,最樸實的承諾也是對中國載人深潛精神最生動的詮釋。
“沒有單位,只有崗位”這句話的意思不單單是要做好自己崗位的工作,更多的是讓大家能團結在一起,不分你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在這次海試任務中,拆裝最多的是云臺和機械手。由于設備主要負責人未能參與海試,海試成員集思廣益、通宵達旦地進行一系列試驗,最終很好地解決了問題,確保了海試任務的繼續進行。
由于“奮斗者”號體型比較龐大,使得機庫的桁車無法滿足邊角極限位置的吊放工作。時常可以看到大家使用原始卻有效的辦法:多人圍著生拉硬拽。盡管如此,我們依舊在現有條件下,克服船舶搖晃帶來的影響,將各個設備安裝到毫厘不差,這些都是我們團結協作的成果。
以往潛水器的轉運小車都是由深海所的潛航員負責操作的,由于下潛時間沖突,缺少人員操作小車,我從摘除安全銷的崗位換到操作小車。這看似簡單的操作,需要參與一系列的關聯工作。從“奮斗者”號退出機庫到回收進機庫,需要完成幾十項工作,有許多重要事項需要注意,不用心對待的話就可能會出現嚴重的后果。
由于后甲板聲音嘈雜,喊話基本不起作用,與A架操作員的配合也要求非常默契,因此我們更多的是手勢交流,后來更是只要一個眼神就明白對方的意思了。每次布放回收其實都倍感壓力,起先幾次因為回想操作步驟而失眠,一遍又一遍在腦子里演練。
七〇二所作為“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研制任務的牽頭單位,團隊成員們身負的責任非常大,每個人都身兼多崗。經常可以在凌晨時分看到隊員們忙碌的身影,有伏在潛器背部的,有鉆進潛器腰間的,有趴在潛器底部的,有站在采樣籃上的,還有在載人艙內的……一個個深潛奮斗者的拼搏奉獻,才有了“奮斗者”號每一次的成功下潛。
現在我們有了“蛟龍”號、“深海勇士”號和“奮斗者”號?,將來我們一定能研制出更多性能優異的裝備參與海洋強國的建設,為深海進入、深海探測、深海開發貢獻更多力量。
來 源:七〇二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