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央視《朝聞天下》聚焦中國船舶集團建造的船舶海工裝備帶動海洋產業提速,在蔚藍的大海上“藍色糧倉”源源不斷產出優質海產品,全產業鏈新裝備增強油氣供給能力,我國風電裝備制造業向深遠海邁進。
01 “藍色糧倉”
我國是一個海洋大國,擁有300萬平方公里的藍色疆域和1.8萬公里的海岸線。記者近日在我國沿海采訪時發現,海工裝備的大型化智能化,正在撬動海洋相關產業的提速。
在山東半島,一個個建成投產的移動“海洋牧場”,已經完全改變了傳統的漁業養殖模式,新模式正在促進我國優質海產品的供給能力不斷增強。
八月份,我國建造的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養殖工船將迎來收獲季。與網箱養殖不同的是,它自帶動力裝置,可隨著不同季節,不同海水溫度,沿著我國從南到北的海域切換。
中國船舶青島北海造船生產運行部部長鞏洋:一年投產的話,500克以上的大黃魚能夠產大約3700噸以上。
今年以來,一批深海漁業養殖裝備的交付,為我國深遠海養殖探索出一條可復制的新模式。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已建成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153個,未來我國優質海產品的供給能力將不斷增強。
02 全產業鏈新裝備
海上浮式生產儲油船相當于一個海上油品加工廠,它漂浮在海上,可以為石油的加工、儲存提供很好的解決方案。
中國船舶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倪建偉:這一側管系是海底的輸油系統,所有的原油通過這些系統輸入到加工的模塊,然后通過原油的處理進入到儲存艙室。我們這個船每天的加工量在22萬桶。
中國船舶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項目經理李吉明:原油船的甲板是非常空曠的,所有的管線都集中在中部,甲板以下這個位置就是我們的貨油倉,這個船30萬噸的載重量,相當于所說的國際原油200萬桶(裝載)。
03 風電裝備制造業
近幾年,我國海上風電的發展速度非常快。中國船舶黃埔文沖建造的我國首艘2000噸級海上風電安裝平臺,其吊裝能力、作業水深均為國內第一,已經具備10兆瓦以上海上風電機組安裝能力。
中國船舶黃埔文沖船舶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蔣勇剛:自升式風電安裝平臺,就是一個能夠移動的海上安裝船,隨著風電風機的功率加大,重量、高度都在往上增長,我們跟隨這個趨勢建造了一系列的裝備。
中國船舶青島雙瑞總經理付洪田:海上風電主要是風機,水面以下(防腐)主要用我們的陰極保護,我們的量到現在比去年翻了三倍。
由于海上風電產業鏈長,可以實現全生命周期產業價值的集合,對于齒輪箱、發電機、軸承、鋼管基礎、光纖電纜等產業鏈,將形成千億級的產業集群。
| 來 源:央視新聞
| 責 編:周 芒
| 校 對:高紅梅
| 審 核:項 麗/甘豐錄